厦门网-厦门商报讯(商报记者 巫菁)短短一年内,厦门的慢摇吧似乎就走到尽头了。月初,曾风靡全城的慢摇吧honey悄然停业了。而消失的不止honey一家。从早前的槟榔酒吧一条街的没落到现在慢摇吧接二连三地倒闭,不禁让人感叹厦门酒吧的死亡速度。“这不过是生态变革的一个牺牲品,也是厦门酒吧的生存之道。”厦门娱乐行业一位老大哥的话, 透露出厦门酒吧业的冲突和矛盾。
盛极而衰 仅用1年时间
“前两天就开始搬东西,现在里面乱七八糟的。”昨日记者探访honey时,门口贴着内部装修的公告,工人不断往外搬出废旧物品,酒吧内部已是一片混乱。工人告诉记者,新的装修图纸已下来了,但看着不像慢摇吧,应该不是honey了。此后,记者从业内几位知情人士处得知,honey确实倒闭了。
“慢摇滚加上一杯特调的鸡尾酒,摄人心魄的灯光和志同道合的陌生人……这些元素曾让honey风靡一时。”记者致电honey一位知情人士,该人士告诉记者,honey倒闭准备改做夜总会了,“夜总会利润应该高一些,慢摇吧不吃香了。”对此,另一位厦门酒吧业人士则不感意外,“一年前开张时我就说过它开不久的。”该人士表示,honey理念与定位都不准确,“开业时它的新概念吸引了不少年轻人,但现在大家都腻了,自然也就赚不到钱了。”
一位曾服务于honey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开业半年后就有点难以为继了,人越来越少了。对此,业内人士薛先生表示,酒吧是求新求异求变的,和企业经营是一样,创新太重要,新的东西才能让客人留下。“不过,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坚持多久,厦门酒吧业裂变太快了。”薛先生一句话透露出些许无奈。
去年年底,槟榔酒吧一条街就已被茶馆逐渐取代,而今年几个外地大佬大手笔投入让厦门酒吧业的竞争更为激烈。厦门酒吧业流行着这么一个定律:基本五年一个裂变,换一拨人,酒吧细分得越来越细,但细胞裂变的同时是大批细胞的死亡。
没有文化土壤 酒吧业难生长
虽然厦门酒吧业生态环境恶劣,但依旧有新酒吧前仆后继,但能持久的并不多。“那些坚持下来的有些是真想做酒吧,但多数是想赚快钱。”薛先生说道,现在玩的是“短频快”的赚钱模式,新酒吧趁热打铁肯定吸引很多人,但长久坚持下来的难赚钱,多数是赚到一笔就撒手。“因为厦门不像上海、北京,酒吧文化氛围浓厚。厦门缺乏酒吧文化的土壤,所以厦门酒吧还不如夜总会,因为后者不需要什么文化土壤,消费还更高,更好赚钱。所以,不要为那些短时间倒闭的酒吧感到惋惜,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打算长经营。”
而对于想长久经营酒吧的业者来说,这样不稳定的业态怎么找出路?“我觉得酒吧业也快到整合时期了,最后会有那么一两家成为领头,然后出现强烈的两极分化。”吴先生说道 ,一边会是很高端的,另一边可能会和茶馆融合,低消费就能喝到酒吧里的酒,进酒吧可能成为很普遍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