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市民李先生给记者来电抱怨:因为13岁的女儿周末偷偷和同学去KTV唱歌喝酒,自己在2月27日下午被老师“请”到了学校里挨了批。记者随后进行了暗访,发现市区多家KTV、酒吧对未成年人来者不拒,也极少有悬挂“未成年人不得入内”标识的。
13岁少女跟同学进KTV唱歌男生买酒喝得酩酊大醉
李先生家住广瑞路丁村,女儿今年刚满13岁,正在上初中。上个周六(2月25日),李先生不在家,只有母亲陪着身体不适的女儿挂了一个上午的水。下午,女儿以“到同学家拿学习资料”为由出了家门,直到晚上6点多才回家。2月27日,女儿的班主任给李先生打来一通电话,请他到学校详谈。原来上周六下午,他女儿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永乐路一家KTV唱了一下午的歌。不仅唱歌,大家还点了些酒到包厢,女儿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喝酒,但有男生却喝得酩酊大醉。
李先生告诉记者,女儿平时很乖,基本不怎么出门,“之前她和同学去过一次KTV,我们也和她沟通过,那种场合不适宜她们这个年纪。”在李先生看来,自己虽然因为上班忙,没有尽到拦女儿去娱乐场所的责任,但商家竟然卖酒给未成年人,怎么也说不过去。
学生族成KTV重要客源未成年人“禁入令”变空文
记者首先来到李先生投诉的这家KTV进行了解,发现这家KTV的进门处悬挂有醒目的“未成年人不得入内”标识。前台负责接待并开包厢的工作人员称“基本没有学生来”。该店主管也表示,“我们不针对未成年人营业,除非由大人带来。”并说一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入内,二来未成年人消费能力并不算高,KTV接待他们还有一定风险,可谓得不偿失。然而在该连锁KTV的人民中路店,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前台接待人员,“晚上有未成年的妹妹和同学们要来玩,能否入内?”得到的答复是,没有大人陪同也可以进入。记者进一步询问:“他们可能有同学会点酒,能否不卖给他们?”接待人员称“一般不拒绝客人消费要求”,并表示“这只能由家长与他们进行沟通管教”。在这家店外,记者并没有看见明显的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识。
随后,记者又以同样的问题询问了该店对面的另一家KTV和南禅寺地区的一家KTV,得到的均是类似的答复。南禅寺地区的一家KTV的前台接待人员称:“来这里的中小学生很多。”不仅如此,人民中路上的两家KTV还挂出了凭学生证优惠的宣传牌,记者询问得知此优惠也包括高中生。在南长街,记者找到了一家白天开门的酒吧询问时,酒吧工作人员表示:“可以进来,但酒类商品可能不适合他们。”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酒吧不拒绝未成年人进入,但是如果“一眼看上去未成年”,就会建议他们坐在吧台上,给他们喝一些酒精度类似于酒酿的鸡尾酒。
商家辩称对顾客年龄难判定有市民对“禁入令”不以为然
在走访过程中,也有商家认为强制KTV拒绝未成年人的规定让他们很委屈。“你如何判定这些消费者是未成年人?现在很多中学生穿着打扮成熟,光从外貌很难判定他是否是未成年人。”永乐路一家KTV店的前台接待人员说,“更何况很多未成年人并不愿意配合,我们也没有强制权硬是要求学生出示身份证。即便是询问年龄,他们也很可能虚报。”针对“未成年人不能进KTV”的规定,有些市民也不太在乎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开包厢的消费者,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一年来个一两次没什么要紧,有的市民称自己也时常带孩子来玩。在他们看来,现在的量贩式KTV已成为大众娱乐场所,经营上都很正规,消费也不高,与过去乌烟瘴气的娱乐场所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孩子来唱歌,其实比去游戏厅、网吧打游戏等更让自己放心些。
记者在向相关部门咨询谁来负责检查不向未成年人卖酒时,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商务局执法检查仅从经营上查经营主体的备案登记和商品随附单,并不查具体的检查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的行为。文化、工商等部门也均表示这不是自己的管理范围。
« 1 2 »
13岁少女跟同学进KTV唱歌男生买酒喝得酩酊大醉
李先生家住广瑞路丁村,女儿今年刚满13岁,正在上初中。上个周六(2月25日),李先生不在家,只有母亲陪着身体不适的女儿挂了一个上午的水。下午,女儿以“到同学家拿学习资料”为由出了家门,直到晚上6点多才回家。2月27日,女儿的班主任给李先生打来一通电话,请他到学校详谈。原来上周六下午,他女儿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永乐路一家KTV唱了一下午的歌。不仅唱歌,大家还点了些酒到包厢,女儿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喝酒,但有男生却喝得酩酊大醉。
李先生告诉记者,女儿平时很乖,基本不怎么出门,“之前她和同学去过一次KTV,我们也和她沟通过,那种场合不适宜她们这个年纪。”在李先生看来,自己虽然因为上班忙,没有尽到拦女儿去娱乐场所的责任,但商家竟然卖酒给未成年人,怎么也说不过去。
学生族成KTV重要客源未成年人“禁入令”变空文
记者首先来到李先生投诉的这家KTV进行了解,发现这家KTV的进门处悬挂有醒目的“未成年人不得入内”标识。前台负责接待并开包厢的工作人员称“基本没有学生来”。该店主管也表示,“我们不针对未成年人营业,除非由大人带来。”并说一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入内,二来未成年人消费能力并不算高,KTV接待他们还有一定风险,可谓得不偿失。然而在该连锁KTV的人民中路店,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前台接待人员,“晚上有未成年的妹妹和同学们要来玩,能否入内?”得到的答复是,没有大人陪同也可以进入。记者进一步询问:“他们可能有同学会点酒,能否不卖给他们?”接待人员称“一般不拒绝客人消费要求”,并表示“这只能由家长与他们进行沟通管教”。在这家店外,记者并没有看见明显的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识。
随后,记者又以同样的问题询问了该店对面的另一家KTV和南禅寺地区的一家KTV,得到的均是类似的答复。南禅寺地区的一家KTV的前台接待人员称:“来这里的中小学生很多。”不仅如此,人民中路上的两家KTV还挂出了凭学生证优惠的宣传牌,记者询问得知此优惠也包括高中生。在南长街,记者找到了一家白天开门的酒吧询问时,酒吧工作人员表示:“可以进来,但酒类商品可能不适合他们。”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酒吧不拒绝未成年人进入,但是如果“一眼看上去未成年”,就会建议他们坐在吧台上,给他们喝一些酒精度类似于酒酿的鸡尾酒。
商家辩称对顾客年龄难判定有市民对“禁入令”不以为然
在走访过程中,也有商家认为强制KTV拒绝未成年人的规定让他们很委屈。“你如何判定这些消费者是未成年人?现在很多中学生穿着打扮成熟,光从外貌很难判定他是否是未成年人。”永乐路一家KTV店的前台接待人员说,“更何况很多未成年人并不愿意配合,我们也没有强制权硬是要求学生出示身份证。即便是询问年龄,他们也很可能虚报。”针对“未成年人不能进KTV”的规定,有些市民也不太在乎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开包厢的消费者,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一年来个一两次没什么要紧,有的市民称自己也时常带孩子来玩。在他们看来,现在的量贩式KTV已成为大众娱乐场所,经营上都很正规,消费也不高,与过去乌烟瘴气的娱乐场所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孩子来唱歌,其实比去游戏厅、网吧打游戏等更让自己放心些。
记者在向相关部门咨询谁来负责检查不向未成年人卖酒时,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商务局执法检查仅从经营上查经营主体的备案登记和商品随附单,并不查具体的检查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的行为。文化、工商等部门也均表示这不是自己的管理范围。
« 1 2 »